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终于有了探讨毛边书的参差

来源:天津化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问津书院印行、沈文冲先生主编的《参差》民刊,自2015年5月第1期问世,迄今已出刊6期,它是介绍、推广、普及、探讨毛边书文化的主题资料,与《问津》《开卷》《品报》以及大型

由问津书院印行、沈文冲先生主编的《参差》民刊,自2015年5月第1期问世,迄今已出刊6期,它是介绍、推广、普及、探讨毛边书文化的主题资料,与《问津》《开卷》《品报》以及大型天津历史文化丛书“问津文库”(至今已出版72种),还有影印的大型历史资料丛书《天津文献集成》50册,构成问津书院“追忆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宏大的文献渊薮。问津书院挂牌五年来,能取得享誉全国的声望和荣光,与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先生“埋头苦干”(鲁迅语)密不可分,与书院同仁共同努力密不可分。 《参差》探研毛边书的历史与现状,因此刊名和装帧与毛边书紧密相关。杜鱼先生在《参差》创刊号的“后记”中说:“《参差》的名字,缘自我与(张)元卿等师友交流时的灵光一闪,并没有太多的深意。其好处是比起直白浅露的命名,稍微有些曲折的意思在里面。” 但著名学者陈子善先生则说:“‘参差’这个词,最早见于《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辞海》的解释是:‘长短、高低不齐;不一致’……我却以为虽然出自‘灵光一闪’,毕竟还是其来有自,大有深意。”他认为“近人以‘参差’暗喻西式印刷品中的毛边本,‘始作俑者’应该是新文学书话大家唐弢。”接着,陈先生就用两大证据,论证了唐弢以“参差”暗喻毛边书的“始作俑者”,道: 唐弢早在1946年12月11日上海《文汇报·文化教育体育》发表的书话《毛边党与“社会贤达”》中,引用鲁迅“毛边党”之称谓表达对毛边本的喜爱时就说过:“在书本的取舍上,我是有党有派的……我也是毛边党党员之一,购新文艺书籍,常要讲究不切边的,买来后亲自用刀一张一张的裁开,觉得别有佳趣……我之爱毛边书,只因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 唐弢在1982年4月12日所作《“拙的美”——漫谈毛边书之类》中,又重申了对毛边本的一往情深: 我对毛边书早有好感。与鲁迅先生从反面嘲笑“和尚”、“尼姑”相印证(鲁迅曾经说过“光边书象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笔者注),我觉得毛边书朴素自然,象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一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复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的青春。 相隔三十多年,唐弢两次赞美毛边本,均提到“参差不齐”“参差的美”,以至后人归纳他评论毛边本的观点,以“参差美”“朴素美”陈先生的文中,不仅诠释了“参差”之意,而且言简意赅讲明了《参差》刊名的由来,并热情祝贺《参差》诞生,欢迎社会诸位贤达来此平台,“聚讼”毛边书之“是是非非”。 《参差》主编沈文冲先生,是研究毛边书的著名专家,著有《中国毛边书史话》《毛边书情调》和《百年毛边书刊鉴藏录》,为国内许多毛边书爱好者、研究者、收藏者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根据沈文冲先生研究,毛边书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产物,也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毛边书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装订形式,最初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保留了纸张的毛边效果。这种毛边书最早流行于英国、法国、德国,后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前,是绍兴的“毛边党”人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把毛边书传入中国,毛边书在二三十年代十分兴盛,这是文豪鲁迅积极倡导的结果。鲁迅一生的著译一直“必须坚持毛边到底”。许多作家竞相效仿,出书就要印一部分毛边书。并且,逐步从效仿进入自觉,毛边书的刊印一时也就变得十分普遍和繁荣了。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出版界无暇顾及毛边书的出版,那时虽还有一点,如《诗刊》的创刊号等,但已是寥寥可数。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出版界异彩纷呈,毛边书开始多了起来,而且与日俱增,现如今愈加活跃,大有 “中兴”之势,可以说进入了第二个兴盛时期,毛边书成了藏书爱好者、研究者的“抢手货”,在此背景下,《参差》期刊便诞生了。 《参差》即为探讨毛边书专门资料,为了与所刊内容相适应,故从创刊号迄今已出版的6期,也都坚持统一制作成地脚冲齐、天头与书口参差不齐的三边不切的纯正毛边本,刊脊胶粘,普通印纸, 32开,以小5号铅字印制。封面由唐文权先生设计,刊名“参差”二字在右上部,竖着以美术线条图形形式,夹带红、黄、蓝颜色,绘出刊名《参差》二字,饶有参差之感,刊名下为汉语拼音和期数。下部居中横写本期出版日期。封二、封三皆为文化名家墨迹,或为《参差》题词,或是与《参差》有关之短札、诗歌、墨宝等,彩印。封底居中为问津书院徽标,下书“天津市问津书院编”。每篇文章后面空白处,会配发毛边书的书影,并详细介绍规制情况。所有这些,均可见编者广泛宣传毛边书之良苦用心。 《参差》创刊号“刊行缘起”中说:“小刊确定以毛边书的收藏、鉴赏、阅读为主导,力求做到:书影、书人、书事等图片与鉴赏、庋藏、品读的文章兼美,关注毛边新书的发布品鉴与点评中外毛边书文化的优秀传统并重,努力反映当代新老‘毛边党’们鉴藏、品评、印制毛边书的情趣嗜好。”由此可知该刊所刊发文章之宗旨。 粗略统计,《参差》从第1期至第6期共刊发文章110余篇,长短不一,长者万余字,短者数百字,多为叙述文,也有日记体、采访、尺牍、诗歌等。撰文者多为当今研究书文化的知名学者,或介绍某种毛边书所载之主要内容,并发表对其中部分内容之感想;或讲述自己如何喜欢上毛边书之心路历程,并努力搜购、弆藏故事;或抒发自己偶得一朝思暮想之毛边书的快乐心情;或畅言自己对毛边书之看法、观点;或记述与毛边书有关之人物;或叙述毛边书之故实;或对《参差》所载内容之建议,等等。文章风格各异,或叙述细腻,娓娓道来;或豪放调侃,文采飞扬;或正襟危坐,质朴而讲,种种不一而足。 主编《参差》的沈文冲先生,不愧为探究毛边书的第一人,在总计6期《参差》上,共发表17篇文章,另加1篇《藏书报》记者对之采访,数量为最多,所论述之内容,带有指导性作用—不仅讲述了自己如何关注、喜爱上毛边书,撰写毛边书系列著作和论文,而且亲身垂范,毫不保留地教人如何撰写、鉴赏有关的文章,如果你是一位不懂毛边书的善学者,读后,定会获益匪浅;如果你是一位略懂者,阅后,定会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自己的相关知识。 还有是陈子善先生,总7篇,《参差》为陈先生开辟了专栏,名为“我收藏的毛边书”,陈先生已介绍了他保藏的6部毛边书,或年代久远,或有作古的名人签名钤章,皆很珍贵。陈先生文笔清新淡雅,行云流水,读其文章,能够感觉到他博览群书,知识广博,从中可以学到包括介绍毛边书方法在内的许多知识。 又有龚明德先生的文章,共6篇。龚明德先生集藏书家、研究专家、作家三位于一身,是中国当代坚守高雅出版文化的优美出版家,其文章涉及了毛边书的制作、价格等方面。因为龚先生曾多年供职于出版行业,并对现代书籍版本、文本颇有研究,而且还亲制过毛边书,所以其所论述毛边书很专业、很细致,绝对从中可获许多关于毛边书的学问。 另有龚令民先生,刊有4篇毛文加上1篇形似杂诗的《毛边杂纂十题》,篇篇精彩,雄辩、深邃、诙谐,有味道,读罢,令人忍俊不禁,使人静心思考。令民先生青年博学,是一位很有思想、见地的学者,他从一个最初对毛边书排斥,经过了解、研究转变成喜爱,进而成为铁杆“毛边党”,并创办了“毛边风月”微信群与同名公众号,一跃成为了新一代“毛边党”中的领军人物。他从多方面解答了“为什么要读毛边书”,并提出从三个方面改进毛边书装帧外貌,使之成为既可欣赏把玩又有收藏价值的珍品。 其他学者文章,所述也都精彩,从不同角度漫论毛边书。诚如主编所说:“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真正的毛边书爱好者,都是这个创立不过三四个月的读书群体里边二三百号参与者中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文章各具风采,或雄辩,或婉约,或隽永,或风趣,娓娓道来,趣味多多,无一例外地表述了作者对毛边书的钟情,相信读着自会欣赏,并且编者也相信,他们才是‘毛边本今后走向更辉煌’的主力军。” 笔者以为,具有深厚传统观念的中国文人做事容易循规蹈矩,政治文化接受得很快,变通得也很快,但对于“奇技淫巧”方面则是迟钝、滞后,审美观念和海外也大不一样,几千年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受儒家文化教育和熏陶,使中国文人从灵魂到血液,皆是保守、中庸、守成,欲要其接受新事物较难,比如汉字,自创立以来,一直沿着象形思路向下发展;再比如绘画,国画水墨平面,域外则油绘立体;再比如建筑,中国设计平顶、脊顶,国外则尖顶、圆顶……笔者并不崇洋,只是要表达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接受新事物较为缓慢的一种习性,对待毛边书,传统的中国文人思想是保守的,大多不喜欢,所以才有鲁迅先生的发怒。今日改革开放,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对于毛边书这一装帧形式,想让更多学者接受并喜欢,恐怕亦有难度,它传入中国近一个世纪了,如今依然是小众群体在欣赏。 而仅获小众欣赏的毛边书,能办成专门研究它的一种主题杂志,从筹稿到审稿、改稿、刊发,确实很不容易,仅从这一点上讲,《参差》的诞生,就意义非常,值得庆贺,冀其长青。 《参差》6期的“卷首语”和“后记”写得都很精彩,“卷首语”乃主编沈先生所写,他细致入微地介绍了选入每期的重点文章,讲稿件之来源、内容,述作者之事功与行文特点,也谈一些与毛边书有关的人物和历史,论时下人们对毛边书的热衷情况,间或通告与该刊相关事宜及个别偶发事件,等等,画龙点睛,起到导读的作用。 “后记”皆由杜鱼先生所书,读来颇感风趣,请观每期题目——1期《“参差”闲弹》,2期《小众的“参差”》,3期《相对的“参差”》,4期《渐入“圈套”》,5期《无意义的“参差”》,6期《有意义的“参差”》,够有意思吧!而出版毛边书,到底有无意义,且看杜先生之高论: 书的整齐和参差,美不美或者美在哪暂且可以不论,但这正如人的个性亦各有参差,社会应当给其适当的生存空间。我们固然可以不喜欢,但绝对不能责备别人爱好她。只有人与人之间足够包容了,社会的和谐美好才不会落空。(见第1期“编后记”) 我是决不反对“毛边党”的,萝卜白菜各有其爱,一个人喜欢什么,只要无伤公序良俗,都应该得到尊重。即使在“读书党”中,“毛边党”也是个小众事业,抑或将来“党员”踵事增华,恐怕也还只能是小众。如果大众吹捧的时代来临,对毛边书来说当非幸事。正是因为小众甚至有些小资,赏玩毛边书堪称雅趣,要是一窝蜂了,那肯定就俗。(见第2期“编后记”) 因有“毛边党”在,“参差”变得有意义;因为非毛边党在,“毛边”变得无意义。毛边党认为边裁边读,是一种放松,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消受;可非毛边党认为,裁读滞碍了阅读的节奏与速度,破坏了阅读的流畅与快感,其极端还把毛边书视作残次品。翻过来掉过去说这些,也只能是告诉大家,索性“萝卜白菜”吧!(见第5期“编后记”) 既然没有客观标准,那毛边党也好,非毛边党也好,就各活各的吧!可毛边党为何还好这口呢?审美之异数也。读书除了汲取知识,当然还可以消遣,说好听些是陶情,而毛边书之嗜好,也只能归入陶冶性情之列了。这与热衷琴棋书画、鸟兽虫鱼本无区别,甚至与吃喝嫖赌、声色犬马也无区别,只不过后者浪费社会资源,被认为低俗;前者无害于他人,则被推为高压。(见第6期“编后记”) 笔者以为,“杜先生”以上所说,公允幽默,而更具雅趣的是,“杜先生”每次皆以同韵绝句结束所述: (一)云舒云卷各由之,操管弄文有所思。丽日东风花万树,更添碧柳郁参差。 (二)读书大雅易俗之,苍狗白云幻异思。豆腐青蔬人各爱,神闲气定校参差。 (三)花开叶落信听之,故纸神游骋妙思。沽上秋深风景异,捉刀把卷阅参差。 (四)三长五短但因之,裁读随心蕴雅思。一盏清茗常入定,由他且自笑参差。 (五)秋云秋月两凭之,节近团圆动客思。辽水风霜新入梦,高轩独坐改参差。 (六)居津若素久安之,偶望关山泊远思。知命乐天真快事,舒心静气悟参差。 “郁参差”“校参差”“阅参差”“笑参差”“改参差”“悟参差”,由这些遣词即可见“杜先生”对《参差》之用功与投入。何为高雅?何为文化底蕴深厚?这就是高雅,这就是文化底蕴深厚。 沈主编在《参差》第6期“卷首语”中说:“本期所刊的文章,源自于不同的文化层面、不同的作者之手……所以文章水准‘参差’以致悬殊,自然也是在所难免。”这确实在所难免,只要读者能从《参差》中学到真知灼见,提高对毛边书的认知,《参差》就是极品,就是美玉。 如果说《参差》有什么内容需要增加的话,笔者觉得朱晓剑先生的建议可以给予考虑,他说:“我倒觉得除了今天的作者写与毛边书的种种,倒也可选一些谈论毛边书的民国旧文,一是这样的文字一般读者难以读到,二是可看出毛边党人对毛边书的情怀。至于国外关于毛边书的文字,若易收集,也不妨介绍一二。”(朱晓剑《〈参差〉闲话》,见《参差》第3期P6) 《参差》记录人文风雅,堪称书林独到的风景。陈子善先生说:“九十来年过去,我们终于有了这本小小的《参差》,或可由此从容地讨论毛边本。不必讳言,对毛边本,迷恋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不迷恋也不反对者更有之,他们均可在《参差》上交流切磋,畅所欲言。”(《参差》,见《参差》第3期P7)是的,我们都要珍惜、爱护、支持这个平台。目前,它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刊载关于毛边书文化的主题杂志,编委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办这个小刊,无论今后如何发展和结束,他们在内刊编印上的开创之功都将载入中国期刊史册。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天津化工》 网址: http://www.tjhgzz.cn/qikandaodu/2021/0309/927.html



上一篇:百业窗开新境界一城人抱大襟怀有容堂杯成联月
下一篇:天津南路以东重庆南路以西散文

天津化工投稿 | 天津化工编辑部| 天津化工版面费 | 天津化工论文发表 | 天津化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天津化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